楚汉那几年,天下乱得像一锅煮沸的粥。陈胜吴广一声吼,六国旧贵族、草莽英雄全冒了出来,你砍我杀,争着当那天下之主。在这场混战里,有四个人凭本事杀出了 “战神” 名号 —— 项羽、韩信、章邯、英布。他们手里的刀一样快,可走的路、结局的滋味,却千差万别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,看看这四位到底有多神,又为何落得那般下场。
一、项羽:霸王的刀,砍得动秦军,砍不动人心
项羽这人,天生就是为战场生的。《史记》里写他 “长八尺余,力能扛鼎”,啥概念?秦朝的鼎少说也有千斤,他一只手就能举起来。年轻时学写字,没几天就扔了笔:“学这玩意儿能砍人吗?” 学剑术,又觉得没意思:“顶多杀一个,要学就学万人敌!”
他的 “万人敌” 本事,在巨鹿之战里彻底显了形。当时秦军四十万主力围着赵国,诸侯联军十几万人躲在旁边看热闹,没人敢上。项羽刚接手楚军,就带五万人渡过漳水,一上岸就下令:“把船凿沉,把锅砸了,帐篷烧了,就带三天干粮!” 这就是 “破釜沉舟”—— 打不赢,就别想活着回去。
展开剩余85%结果呢?楚军像疯了一样扑向秦军,项羽一马当先,手里的霸王枪舞得像团火,一天之内九次冲锋,杀得秦军尸横遍野。章邯的副将王离被活捉,四十万秦军就这么垮了。战后诸侯来见项羽,吓得腿肚子转筋,跪着爬进帐营,连抬头看他的勇气都没有。
可这位霸王,刀再快,也砍不透人心。灭了秦朝后,他放着关中天府之国不要,非要回彭城当 “西楚霸王”,还把天下分成十八块,封了一堆王 —— 这哪是统一天下,分明是把战国那套又搬了回来。有人劝他:“关中地势好,能成王业。” 他眼睛一瞪:“富贵了不回老家,跟穿着锦绣衣服在黑夜里走,谁看得见?”
更要命的是他那脾气。鸿门宴上,范增都把玉玦举烂了,他就是不杀刘邦,觉得 “乘人之危不算英雄”;韩信早年在他手下当小兵,好几次给他献计,他眼皮都不抬:“你懂个屁!” 最后韩信跑去找刘邦,成了他的催命符。
垓下之战时,项羽被韩信的十面埋伏困在垓下,夜里听见四面都是楚歌,他愣了:“难道刘邦把楚国都占了?” 身边只剩八百人,他还是不服:“我打了八年仗,七十多场战役,从没输过!今天这是天要亡我,不是我不会打!”
他带着二十八骑冲出去,一路砍杀汉军数百人,到了乌江边,乌江亭长划着船来接他:“江东还有千里地,百万兵,回去还能再来!” 项羽笑了:“我带八千江东子弟出来,现在就剩我一个,还有脸回去?” 他把马送给亭长,转身又杀了几十个汉军,最后一剑抹了脖子。
李清照写诗赞他 “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”,可这 “人杰” 的本事,在乱世里光有勇还不够。他能砍翻秦军,却不懂人心 —— 诸侯怕他,百姓怨他(打进咸阳时烧了阿房宫,杀了秦王子婴),连身边的人都慢慢离他而去。霸王的刀再利,终究敌不过 “失人心者失天下”。
二、韩信:兵仙的谋,算得准战局,算不准帝王心
韩信和项羽,是两种极端。项羽靠勇,韩信靠谋。
这哥们早年混得有多惨?在淮阴街头,被个屠夫拦住:“你要么杀了我,要么从我裤裆底下钻过去!” 韩信盯着他看了半天,真就趴下去钻了 —— 这就是 “胯下之辱”。后来投靠项梁,项梁不搭理他;投靠项羽,项羽让他当个看大门的;最后跑去找刘邦,刘邦也只让他管粮仓。
直到萧何月下追韩信,刘邦才正眼瞧他。韩信一开口就震住了刘邦:“项羽匹夫之勇,妇人之仁,关中百姓恨他入骨,大王您只要约法三章,关中就是您的!” 刘邦当即拜他为大将,这才有了后来的楚汉争霸。
韩信的打仗,简直是 “神操作” 集锦:
打关中,他明着修栈道,暗地里派精兵从陈仓小道摸过去,一下子端了章邯的老巢 ——“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”; 打赵国,他把军队背水列阵,士兵退无可退,反而拼死冲杀,同时派奇兵偷了赵军大营,二十万赵军瞬间崩溃 ——“背水一战”; 打龙且,他先堵了潍水上游,等龙且的军队渡到一半,突然放水,楚军被冲成两半,他率军冲杀,当场斩了龙且 —— 这一手,直接断了项羽的左膀右臂。刘邦说他 “连百万之军,战必胜,攻必取”,萧何说他 “国士无双”,连对手英布都怕他:“天下将领,我就怕韩信和彭越。”
可这位 “兵仙”,在朝堂上却像个傻子。刘邦当皇帝后,怕他谋反,夺了他的齐王印,改封楚王;后来又贬成淮阴侯,把他软禁在长安。韩信心里憋屈,跟陈豨说了句 “你在外起兵,我在长安接应”,结果被吕后知道了。
吕后找萧何商量,萧何就骗韩信:“皇上打了胜仗,群臣都去道贺,你也来吧。” 韩信一进长乐宫,就被捆了起来,砍头前他叹道:“我后悔没听蒯通的话,今天竟死在女人手里!”
韩信的悲剧,在于他太信 “功劳” 二字。他总觉得自己为刘邦打下半壁江山,刘邦不会亏待他,却忘了 “飞鸟尽,良弓藏” 的道理。战场上的计谋能算准,可帝王的心思,他一辈子没算透。
三、章邯:秦将的盾,挡得住起义军,挡不住秦王朝的崩塌
章邯是秦朝最后的 “救火队长”。陈胜吴广起义时,几十万起义军眼看就要打到咸阳,秦朝的正规军要么在北方守长城,要么在南方征百越,关中根本没人。情急之下,赵高把骊山的几十万刑徒交给章邯:“你看着办吧。”
谁都没想到,章邯竟把这群罪犯练成了虎狼之师。他先败周文,再杀陈胜,接着在定陶一仗,斩了项梁 —— 项梁是项羽的叔叔,这一下,楚军差点垮了。当时天下人都觉得:“只要章邯在,秦朝就倒不了。”
可章邯再能打,也架不住背后捅刀子的。他打了胜仗,赵高不给他报功;打了小败仗,赵高就在秦二世面前说他坏话。巨鹿之战后,章邯派使者去咸阳求援,赵高连见都不见,还想杀了使者。章邯叹口气:“我打赢了,赵高会嫉妒杀我;打输了,他更会杀我,这仗没法打了!”
于是,他带着二十万秦军向项羽投降。可项羽怎么对他的?在新安,把二十万秦兵全坑杀了,只留了章邯、司马欣、董翳三个人,封他们为 “三秦王”,守着关中。
刘邦打关中时,章邯在陈仓迎战,结果被韩信的 “暗度陈仓” 绕后,打得大败。他退守废丘,苦苦撑了一年多,刘邦用水淹城,城破那天,他拔剑自刎 —— 与其投降受辱,不如死得像个将军。
章邯的一生,就像秦王朝的挽歌。他想保秦朝,可秦朝已经烂到根里;他想投靠项羽,可项羽根本不信任他;最后和刘邦为敌,又遇上了韩信这样的对手。他是个好将军,却生错了时代,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守护的一切崩塌。
四、英布:悍将的狠,能吓住敌人,吓不住自己的野心
英布这人,从骨子里就带着狠劲。年轻时犯了法,被脸上刺了字(所以又叫 “黥布”),别人觉得丢人,他却笑着说:“有人给我看相,说我受刑之后能当王,说不定是真的呢!”
他最早跟着项梁,项梁死后跟项羽,是项羽手下最能打的将领。巨鹿之战,他带先锋部队先渡河,杀得秦军不敢抬头;打进咸阳,他跟着项羽烧杀抢掠,项羽封他为九江王 —— 这是项羽手下唯一封王的将领。
可这狠劲,也让他成了 “墙头草”。项羽打齐国,让他出兵,他推说生病,只派了几千人;刘邦派随何劝他反楚,他一开始犹豫,随何一句话点醒他:“你帮项羽,项羽未必记你的好;你帮刘邦,刘邦能给你更大的地盘!”
英布当即杀了项羽的使者,投靠刘邦。项羽气得派龙且来打他,结果龙且被韩信杀了,项羽少了一大臂膀。刘邦称帝后,封英布为淮南王,可他看着韩信被杀、彭越被剁成肉酱,心里发毛:“下一个该轮到我了吧?”
于是他真的反了,还说:“刘邦老了,肯定不会亲自来。其他将领,我谁都不怕!” 可刘邦还真御驾亲征,两军对阵时,刘邦骂他:“我待你不薄,你为啥反?” 英布咧嘴一笑:“想当皇帝呗!”
这一仗打得惨烈,英布虽然勇猛,终究敌不过汉军的人多。他逃到江南,被长沙王诱杀,死的时候,脸上的刺字还清晰可见。
英布的狠,是双刃剑。对敌人狠,让他成了战神;对自己的野心狠,让他一步步走向灭亡。他总觉得 “有兵就有权”,却忘了:在乱世里,反复无常的人,最终只会被所有人抛弃。
这四位战神,用四把刀,四种活法,写尽了楚汉乱世的残酷。项羽的勇,韩信的谋,章邯的忠,英布的狠,都曾在战场上所向披靡,可最终都败给了 “人心” 二字 —— 或失于刚愎,或失于天真,或失于无奈,或失于贪婪。
或许乱世就是这样:光会打仗不够,光有计谋也不够,得懂人心,知进退,才能在刀光剑影里,走出一条活路。可话又说回来,要是他们真懂这些,恐怕也就不是 “战神” 了。
发布于:广东省上阳网-恒指配资开户-配资平台最新-配资排排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