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特朗普又提起“G2共治地球”的老话题,还挺大声。意思是,美国愿意和中国一起当全球管家。听起来像恩赐,其实是套路。中国的反应很干脆,就三个字:没兴趣。
别忘了,这出戏早在2004年就排练过。那年,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伯格斯腾最早甩出“G2”这个词。当时中国GDP刚过1.6万亿美元,美国是它的八倍。中国在舞台边上,美国还在灯光中央。讲真,那时候谁也没太当真。
转折点出现在2008年。金融危机狠狠摔了美国的脸,而中国经济逆势上升。美国战略圈立刻嗅到机会,《外交》杂志开始吹风,说中美得携手“引领世界”。再后来,奥巴马访华时把G2当成“国礼”送过来。基辛格、布热津斯基都帮着造势,场面热闹极了,仿佛中美共治是历史的宿命。
可几个月不到,美国动作就变了脸。嘴上说“良性互动”,脚下却启动“亚太再平衡”。美军基地往亚太一圈圈铺开,盟友被拉拢着搞联合军演。可以说,一边握手,一边掏刀。中国看得明白,这所谓的共治,是让中国当免费劳力。
现在特朗普只是把旧剧本翻出来。表面“合作”,实质还是要让中国替美国背锅、分担责任。对他来说,这比自己掏钱稳秩序划算得多。美国经济吃紧、债务高企,他就想找个实力够大的“合伙人”来兜底,美其名曰“共治”,实为“分摊”。
这就是美国的一贯套路。乍看是平起平坐,实则三层陷阱。
第一层,逼中国承担超出发展阶段的全球责任,钱出得多,还捞不着话语权;
第二层,把中国的经济节奏系在美国主导的体系下;
第三层,一旦中国真答应,美国反手再搞遏制,逼中国内外交困。
你看过去七十年,美国对“老二”从没客气过。苏联崛起,冷战;日本经济拔尖,广场协议;如今中国成世界第二,美国的手法还是那一套。谁威胁到美国霸权,谁就要挨手段。
如果中国接招去当“二当家”,欧盟和日本肯定不爽,说你中国抢了风头;印度、巴西这些发展中国家也会觉得被出卖。美国正好借机再煽一把火。最后的局面会怎样?中国被四面盯着,美国坐收渔翁之利。这买卖,美国打的算盘响亮。
说白了,G2的核心不是合作,而是控制。它想让中国默认:全球秩序还是美国说了算。以后中国要搞科技、做项目、签协议,全得看华盛顿的脸色。想过吗?这哪里是共治,分明是被套牢。日本的“广场协议”,就是前车之鉴。签完协定,经济就陷入“失去的二十年”。美国当年怎么治日本,现在就想怎么治中国。
可二十年过去,中国已经不是当年的中国了。GDP从2009年的5.1万亿美元飙到2025年的近20万亿美元,140多个国家的头号贸易伙伴。高铁、5G、新能源样样领跑。中国的实力,比起美国那点虚名,可实在多了。美国的“认可”,变成了可有可无的装饰。
中国从没拒绝责任,只是不认虚头巴脑的设定。要共治地球?先问问谁制定规则。如果规则是美国写的,那共治就是笑话。中国的路子很实在:该干的事一件不少。减排,中国是做得最多的国家之一;疫情期间,中国向150多个国家供疫苗、药品;贸易上推RCEP、搞“一带一路”,都是实打实拉动区域增长。
而美国呢?一边喊合作,一边在家门口设围栏。谁看不出这双标?2009年“亚太再平衡”的剧本没换,口号换了个“共治”,核心目的还是遏制。美国想稳霸权,中国想稳发展,两者从一开始就是两条线。
所以,中国的回应一直都稳。没必要吵。你要我当“二当家”?算了吧。我们自己搭台子更舒服。金砖国家扩容、上合、“一带一路”、全球发展倡议,这些平台,一国带着一大片。不是要分羹,而是要一起吃饭。美国下棋只爱两人对弈,中国下棋喜欢摆满桌子。区别就在这。
中国从G2到如今,一直拒绝的,不是合作本身,而是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合作。拒绝G2,不是怕担责任,而是明白陷阱在哪里。美国的逻辑永远是“我主、你辅”,中国可不当那配角。
再说回开头,特朗普这回喊G2,看似要修补关系,其实是想借中国之力稳美元霸权、消化债务。美国国内通胀高、财政吃紧,对外又开着援乌、撑以色列的窟窿,这时再拉中国进“共治”,就像想找人合伙还债。你说这算盘打得精不精?
可如今的世界,不再是美国独角戏。中国早已具备独立设限的能力。规则,不光靠谁的声音大,还看谁能带动全球发展。美国靠脱钩、制裁、联盟,中国靠合作、共赢、务实。看似两种套路,结果完全不同。
从2004年提G2,到2025年特朗普重提,换了好几任总统,一个设局、一个拒绝,循环了二十年。每次美国搬出友好的面孔,背后都藏着算盘,中国也从一开始的防御,到如今的自信拒绝。差距就在这里。
有趣的是,美国越想“拉”,中国越不买账。理由很简单,世界不需要两个美国,而需要更多合作的中国。
所以啊,G2的门,美国可以继续敲,中国不会开。
上阳网-恒指配资开户-配资平台最新-配资排排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